Quantcast
Channel: 新颖 锐智 明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66

重点作品应该扶持谁?

$
0
0

重点作品应该扶持谁?

 

[转载]重点作品应该扶持谁?
文学不是卖白菜
 
/李尧
 
 

    最近,某地作协2013年度重点创作选题扶持入选篇目出笼了。入选的这十部作品中,80%是作协主席、副主席、著名作家、杂志副总编等有头有脸的人,只有两名是无名之辈的年轻作者。这让我的头脑里不由得画了个大问号:重点作品应该扶持谁?

对于扶持作品的条件,第一条是关于作品的思想性,即“题旨能够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时代生活的主旋律,具有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民族情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潜质”。这一条是思想方向,无可厚非,是每部作品都应该做到的。还有两条我就想不通了:一是,“作家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在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出版社)发表(出版)过同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二是,作家应熟悉相关题材领域的人物和生活,具有深厚的生活积累,艺术构思成熟。既然已经具备了这么高的条件,还需要扶持吗?在这十部作品中,有不少人获过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 ‘骏马奖’”等全国重大奖项,他们在全国的作家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这些高人如果需要重点扶持,那么基层的特别是农村的青年作者们就更需要重点扶持了吧?可是,每年需要重点扶持的人却没有他们。这是多么奇怪,多么可悲,又多么令人深思的问题啊!

我认为,既然说扶持,就应该扶持弱者,扶持的对象应该是:一,有好的写作素材,但作者能力有限,无力把握写好,需要名人指点或具体帮助修改的作者;二,已经写出了好作品,不知怎样投稿,或因市场的原因不能出版,自己又没钱自费出版的基层作者,特别是农民作者;三,写作重大题材,掌握素材却不充足,需要到外地采访补充或体验生活,自己又无力支付高额差旅费的业余作者。至于省、市作协的主席、副主席、著名作家或杂志总编辑等名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他们都不能算弱者吧?这些人写作水平都较高,属于那种应该扶持帮助业余作者的行家里手,他们怎么也拼命地往被扶持的弱者行列中钻呢?根据作协扶持的文件规定,大概有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被扶持有诸多好处:一是给钱。某省作协明文规定:对作家深入生活、实地采访、查阅资料等创作准备活动予以资助和补贴,补贴金额一般为3000元,不超过5000元。如果具有重大社会效益以及公益性、史料性和学术性的选题,还可予以出版资助;确定为省重点扶持作品,就获得了向中国作家协会推荐的资格。如果获得全国性重要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优秀作品,还可以获得10000元奖励。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二是可得到主管部门关注。入选作品可以得到省作协创联部和推荐单位负责跟踪管理,通过组织召开创作规划会和专家研讨会,及时了解作家的创作计划和重点选题的创作进展情况,尽可能为作者解决创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于适宜改编成影、视、戏剧剧本的作品,省作协可向有关制作单位推荐;三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就创作问题征询意见时,省作协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研讨并提出建议,供作家参考;四是作家在实地采访、查阅资料过程中遇有困难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请创作假时,省作协予以积极协助;五是作品完成后,可由省作协向出版机构推荐;五是能得到宣传。作协对优秀作品,通过举办首发式、作品研讨会、组织专家评论等方式予以宣传推介。

第二,圈子内部操作,依权评自己。遴选内幕我们不知,但文件规定,重点选题创作完成后,由省作协委托专家进行审读。既然专家是作协委托的,他们能胳膊肘往外扭吗?俗话说,吃谁向谁。专家拿着作协的评审费,不会那么没“良心”吧。再说,这些作协的领导、杂志的主编之类领导,专家们也不敢得罪啊!就是看人情面子也得把好处给了这些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文件说,扶持的目的是为了“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促进文学精品创作和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至于这些被扶持的作品是不是、能不能真的成为精品,只有以后再说了。然而,作品出版之后,已经时过境迁,人们早把这些扶持的作品忘记了,谁还会惦记这些作品是否成为精品呢。再说,精品的评选还是这些人,即便评上了精品,读者是不是认账呢?

这个问题不只是某地有,其它地区有的也有。这个问题也不是我第一次提出来的。早在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中国作协和一些省市作协提出狠抓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扶助和扶植农村作家和作品的事。湖南省作协同省文联一道启动了文艺家“三湘百村行”采风创作活动,即每个村派出一位作家、一位摄影家,以文学和摄影的方式反映农村变化,扶持重点作品也注意向农村题材文学作品倾斜;江西则重视培养和扶持农民作者,关注农村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视作品创作难度等因素,扶持资金在1万元至2万元之间;对已经出版的作品的扶持资金则主要用于作品的研讨、宣传、推荐等项目上。当时的媒体就“发现有大量小说扶持的作者都为作协领导”,“被扶持的小说项目近一半作者都有‘身份’,不是文联就是作协的主席或副主席”,或作协机关人员、报刊社主编等,真正需要重点扶持的基层作者获得扶持的概率几乎等于零。时间过去多年,人们质疑作协“扶持”的“不公平”问题,不仅没有改掉,有的地方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我们国家的作协是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0年第19号审计结果公告》 中显示,“政府每年仅给中国作协的财政拨款就达到1.3亿元”,如果加上省级、市级作协的种种评奖开支,这将是多么大的一笔开支啊!就通过这样的“扶植”和评选等活动,装进了圈子人中的腰包了。有人质疑,作协扶持重点作品花费那么多钱,究竟扶持出了多少脍炙人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呢?即便有的被评为“精品”,也是他们圈子中的专家评的,广大读者会不会认账呢?

目前,全国各行各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大精神,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级作家协会,是不是也该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规定几条适合本行业的规定和禁令呢?

我们热切地期望着,全国广大作者特别是基层作者们热切地期盼着。(来源:文学报 转载自美国文心网)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6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