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栏目编辑远航小诗http://blog.sina.com.cn/u/1833346622 )
冬天的情绪(组诗)
汤胜林
●老树
曾经风光无限,金黄无限
在身上的银子被花光后
你成为无产者,穷光蛋
满身枝桠是一双双伸向天空的手
能不能说明一下,你这是在投降
还是在举天?
●枯藤
顺着大树爬的,基本都爬上去了
独立自主的,至今趴在地上
树为男,藤为女,我不是说性别
而是说依附,缠绕,扭曲,拥抱后的勒痕
还有衣服脱光后
老树上更加明显的青筋
●昏鸦
一大群乌鸦,停在一个坟头
那是何等的压抑
乌鸦叫,像上气不接下气的
唢呐,巫师的破嗓子
压得下面的乌鸦,下下面的乌鸦
只看见黑,看不见鬼
●古道
古道是古代的阳光大道
死后,留下的木乃伊
它浸泡过盐水,去掉了一切可能生长细菌的零件
包括声音,形状,思想,荣耀
如一位曾经翻云覆雨的大英雄
最后留在石碑上几个字
●西风
西风一直吹,它永远都在前进
却永远都在原地
仿佛压在我心中的石磨,没有粮食磨
它就自转,自己磨自己
那响声,那么痛
滴出的石粉,比骨灰硬
●瘦马
马之瘦,缘于养马的人饿死了
马的食物也饿死了
抑或是,李清照喂了它
太多泪,太多愁
结果,马更薄,像纸马
被纸人牵走
汤胜林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207924800
雨中桃花
桐城零一
在雨中漫漫,在雨中混浊
渐渐荒凉,鲜艳一回已是昨天
我用一只鹅掌拨着清波的冷暖
咀嚼着年华
那滋味也浓也淡
我知道烟花一样的三月,不是挂在门前的诗句
昨天那个含苞的相逢
从草根深处的窥探中,早已远走他乡
在雨水中清晰的三月,今又被风吹来
飞逝的尘世和春花
一河的碎波,拉住上岸的汛期
而夜晚来临,每一个人的夜晚必然来临
一生多么短暂
今夜我要听到开花的声响
而之后凋落的声音我藏到石头里面
我坚持用一粒炭火,敲开春天的门
我坚持用绽放的姿势,吸引花蝶
每天上班的路上
桃花又开一年
我从桃树前经过
短暂的停留、灼望、问候
衣兜里装着雨声和妥协的花瓣
http://blog.sina.com.cn/tccj01
留下
——悼杨绛
定军山人
你走了,
留下很多。
多年后,
我也会把诗留下,
一走了之。
《麦子熟了》
肖武
小荷刚露头,里下河
便镶满了金边。传颂着麦粒的清香
小南风携着高亢的蛙鼓
八百里苏中笑了,低飞的麻雀在写诗
镰刀,高烧不退
二嫂躁动的目光,高过村头百年的古槐
不肯弯腰,麦穗高昂着头
催着高铁提速
乐此不疲,燕子一路赶着蜻蜓荡漾
执意挑战我的叙述,稻草人把唐诗引入体内
反复和一个叫青黄不接的词
磨牙
http://blog.sina.com.cn/u/5335110324
梦,卡住了时光
劳拉•米西尔
失眠
在梦里探不起身
而奇怪的事
总是梦见儿女四、五岁时的样子
难道时针、分针和秒针
卡住了时光?
http://blog.sina.com.cn/laola54
加班,一个通宵
一径秋色
十一点后,他回复,延长至凌晨3点
你是我最后的荼蘼
心炫
记忆翻旧,找不到任何新鲜词描绘
桃花初绽,香残满地
可念的场景散落在去年春天,无迹可寻
望不尽天涯,空有伤悲
温暖散尽,念之不去
拾不起的落寞入心而居,风,不再怜惜
三月桃红,四月柳绿
你给的荼蘼是最后一期
触不及国色天添香,眸光游离
黯然,忧郁,无数次深夜伴随
泪,清洗不去你模糊的身影
倾心的文字再无法呈现斑斓时光
以及记忆里的温暖艳丽
http://blog.sina.com.cn/u/5599407384
战袍
龙歌
抵挡刀光剑影
遮蔽血雨腥风
与战士之躯融为一体
母亲也有一身战袍
起早披挂上阵
三尺战台 十米烟火
油盐交错 锅碗铿锵
三战至天昏地暗
母亲不是战士
她轻轻卸下围褂
随手搭木梯
上面布满弹坑
坚如铠甲
http://blog.sina.com.cn/u/3296014411
一 只 蝴 蝶
一叶扁舟
荡漾在斑斓的春天
扇动美丽的翅膀
穿梭在绿草与红花之间
斑驳着春天的色彩
绽放出青春的绚烂
一个舞者
引领着美妙的春光
向南、向北,亦如街头
翩然而过的潮男靓女,扮酷
用年轻的妩媚
涌动着人间的春潮
http://blog.sina.com.cn/u/3117559201
月半弯
她是一只我最爱的蝴蝶
庄周梦中那一只
一只伤了心的蝴蝶
空谷在五月已被疯长的草掩埋
夏虫躲在里面不知在干什么
只有绿叶知道
她已离开了空谷飞在了繁花的大街
穿着花裙子舞动着腰肢
翩翩起舞醉了太阳醉了小城的日子
夏雨,总是最多情
眷恋着城市的优美的身躯
拿着抹布擦亮城市的眼睛
也擦伤了蝴蝶的心
本来流泪的心
阴了天
下着雨
蝴蝶又飞入空谷……
http://blog.sina.com.cn/u/2845807925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