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杂志创刊号由中国戏剧出版社隆重推出。昨晚,冰火楼梦泽园店五楼尊龙包厢,主编金迪,副主编杨林、李速,编辑部主任梦天岚,诗人易清华、吴昕孺、凌峰,湖南读书会会长张立云及《诗品》杂志社编辑落亭、荷之等,一起欢聚,举杯庆贺。
无论从栏目设置、诗人阵容、作品质量、开本装帧、纸张字体等,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可以看到《诗品》不仅仅是出手不凡,而是在全神贯注地,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的诗歌杂志。这种“最好”,或许还不是最豪华,更不是最张扬,而是最纯正,最醇厚,最能表现自己的诗歌追求和美学理想。正如金迪在“主编的话”《诗歌的力量》中所言:
“爱上诗歌,就等于把灵魂供奉在天上,让心灵生长在大地,将精神播进梦里。
一生有多长?诗歌知道。一生有多宽?诗歌知道。一生有多高?诗歌知道。一生有多深?诗歌知道。
爱吧,在这个没有信仰没有追求的年代里,诗歌可以是你的信仰,诗歌应该成为你的追求。”
“开卷”是杨炼的新作十首。杨炼最初是朦胧诗派的主将之一,这么多年一直在国外,使得他的诗歌中西融铸,他的诗句常常像一道堤坝,截断众流,却又能让你听到宛如清泉的淙淙水声:
何时 我来到这里
面前无路
身后烟水苍茫
栀子花的香气杀人
何时 活着
已是绵绵张挂的劫灰
筛下媲美石头的醉意
大山水如小文章……
“实力”专栏有20位国内诗人的力作,毫无疑问,我最喜欢郭金牛的作品。中国的诗人现在不算少,即以新诗创作而论,中国依然算得上诗歌大国。但时下中国诗人的问题也很明显,很多诗人闭门造车,捧着西方诗歌理论和外国诗人译本写作。这种诗歌,读上去觉得句子还不错,读多了你就会发现,它没有灵魂,没有个性,是一些东拼西凑的东西。我喜欢郭金龙,在于他对现实生活的诗意且个性的表达,用“吃奶的力气”写出了没有一点奶气的诗歌:
“岁末,大寒。表哥/使出吃奶的力气,没挤上一张回程车票。/伤风扩大到深南东路、解放路与宝安南路。/其时。/汪家坳的亲戚们,有些在家中围坐炉火/有些淋着广东省的雨/将地王大厦码到69层,383米高。”
“发现”有青蓖、湖北青蛙等11位诗人的作品。“探索”是周瑟瑟卡丘主义的元诗歌《化生子》。“新楚风”主要是湖南诗人的阵地,本期计有金迪、杨林、草树、李速、庄庄、空格键、湛蓝。昕孺亦有幸跻身其中,刊发了我的十五行诗9首:《夜是一堵坚硬的墙》、《雨水仿佛你轻描的眼影》、《穿过光影》、《海》、《一座山脉跑过来》、《把一个字写在掌心》、《那一年》、《我从一滴雨中看到雪的本质》、《我亲眼看见》。
还有“品诗”、“批评家”、“译者”没有开读,以后有机会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