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新颖 锐智 明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66

一木解红楼:脂砚斋原是曹雪芹夫妻斋

$
0
0

曹雪芹是《红楼梦》的虚拟人物吗?

 

一木解红楼:脂砚斋原是曹雪芹夫妻斋

 

                                                                    

 

《红楼梦》原著不过百万字,而研究它的书籍论文何止亿万言。百年下来,究源溯本,从作者的生平,到一字一句的深意,上穷碧落下黄泉,都被琢磨个遍。千人千面,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争议最多的就是脂砚斋。《红楼梦》现存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本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整理补缀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目前发现的脂本极有研究价值的主要有甲戍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几种。《红楼梦》从出世就与脂砚斋的批语相携而生,脂批是《红楼梦》文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脂砚斋的批语主要分为行间注、行间批、眉批、侧批、回前回后批等几种形式,行间注有朱笔与墨笔,基本都是随文原抄,底本应是作者与批者的亲笔。批语大多是朱笔,有少量墨笔,眉批、侧批的墨笔部分应大多是后人所加,属脂批的少。在现存庚辰本、甲戌本的眉批、侧批中,大多是各有一抄手抄录的,应抄录之前就存在于底本上的。大多朱眉从其署名或系年看,时间较晚于双行夹注和行间夹批。

书评是明清时期盛行的一种文人鉴赏与解读文本的方式,有的也假借书评腰斩小说融入自己的再创作,如金圣叹评改《水浒》和《西厢》,毛宗岗父子修篡《三国演义》,张竹坡笔削《金瓶梅》。但脂砚斋与他们不同,脂砚斋不是在作品问世后批阅的,而是在作者创作过程当中批阅的。作者经过了五次“批阅增删”,脂砚斋同步进行了五次评点。脂砚斋的批语没有金圣叹他们那么讲究文理,来得比较随意,大多朴素率真,却又似鬼似魅,往往一语中的,有时对书中的情节似乎比作者还清楚,并有权决定书名与内容的增删。他经常在批语中说“有是人,有是事,有是语,经过见过”,似乎他亲眼看到并经历过作者笔下的人和事。“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表明他也是故事原型中的一个角色。脂砚斋究竟何许人也,是新红学三个“死结”之一。要解红楼之迷,必先解脂砚斋,但查遍浩如烟海的典籍,就是不见这位老先生的踪迹。胡适先生认为他“是曹雪芹很亲的族人,大概是雪芹的嫡堂兄弟或从堂兄弟。”在见到庚辰本之后,他又取消了这个看法,认为脂砚斋就是曹雪芹本人。周汝昌先生则认定脂砚斋是“雪芹续妻史湘云”。吴世昌先生推断脂砚斋是曹硕,这个所谓的“曹硕”,曹家族谱或史料中并没有这么一个人,是吴世昌先生按照曹寅的儿子曹颙兄弟排行规律推导出来的一个人名。有的人认为是其叔曹頫,有的认为是其伴读,谁都认为自己的推断是背后的真象,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这些说法。

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就有眉批曰:“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

这里明明指出“芹”、“脂”是两个人,因而说脂砚斋即是曹雪芹自己,经不起推敲。

2第十八回,贾蔷命龄官出演《游园》、《惊梦》二出戏。龄官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庚辰本此处批曰:“——余历梨园弟子广矣,个个皆然,亦曾与惯养梨园诸世家兄弟谈议及此,众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

同回,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己卯本夹批:“可知尤物了。”

批者“历梨园弟子广矣”,且与“世家兄弟谈议”,称女伶为尤物,岂为女者乎?

第四十八回薛蟠出外经商,庚辰本有夹批:“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特于此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脂砚斋。”

封建时代女子三从四德,哪有女子出外经商、闯荡江湖之理?

故说脂砚斋是史湘云,经不起推理。

3、庚辰本第二十六回宝玉故意装看书等贾芸,有一条侧批:“这是等芸哥看,故作款式。若果真看书,在隔纱窗子说话时已经放下了。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从此批看,批者称作者为玉兄,显是同辈,“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则表明批者是女性。故说脂砚斋是其叔曹頫,逻辑上难以成立,没有叔父以这样的语气同侄儿说话的,除他是精神病或性变态。

4、第二十八回,宝玉向黛玉说悄悄话:“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凭着怎么不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庚辰本侧批:“有是语”;在“谁知你总不理我,叫我摸不着头脑,少魂失魄,不知怎么样才好”处批曰:“真有是事”。从批语看出,这是作者二人世界真实的私密话语,其他人能听得到吗?故说脂砚斋是其叔、是其堂兄、是其伴读,从身份与故事结构都说不通。

分析来,分析去,没有一个说得通,那么这个脂砚斋是天外来客吗?我们通检《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戍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这四个主要脂本,发现在书里做评的不只脂砚斋一人,还有脂砚、脂研、畸笏叟、松斋、梅溪等人。据不完全统计,庚辰本脂批总计为2319条,加上其它脂本不同的脂批,累计至少有三千多条。有署名的评语计有:脂砚斋9条、脂砚12条、脂研10条、畸笏叟55条、梅溪1条、松斋1条、棠村1条、玉蓝坡1条、立松轩1条、左绵痴道人1条、鉴堂17条、绮园8条。相对于大量的评语来说,有署名的实在微乎其微。由于脂版本经多人转抄,有的评语为后人所加,真假难辩,也难以考证。玉蓝坡、立松轩、左绵道人、鉴堂和绮园的评语均为抄本流传后所加,不算脂批范畴。偶点评者的身份也难于考证,其中松斋经吴恩裕先生考证为白筠,大学士白潢之孙,松斋是他的号;梅溪经吴恩裕先生考证为孔继涵,梅溪是他的字,孔子的六十九代孙,康熙帝师熊赐履的外甥;棠村推测为曹雪芹的堂弟、曹頫的儿子;左绵痴道人,胡适发现为孙桐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署名脂砚斋的评语只有9条,仅占总数的3%还不到,但书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冠名,脂批明明不止一人,书名为什么只以一人冠名呢?笔者可以大胆地推断,脂砚斋本来就并非人名,它只是曹雪芹书斋的名字,在这书斋评书的主要是曹雪芹的亲人,也有圈子内的朋友,把它归属于某一个人,脂批是永远也解释不通的,它涵盖的是评书者的集体。笔者通检三千多条脂批,发现眉批不过一百条,其它都是正文内的夹批、侧批及回前回后批(简称内批),内批只有脂砚斋、脂砚、脂研三个署名,他们批语的所处位置、语气风格、纪年习惯各有不同,表明各有其人,并非有些红学家所说的同一人。有的内批形成时间与该书的创作时间同步,如庚辰本第二十六回有接连不断的朱旁批:“红玉忽听窗外问道‘姐姐在屋里没有?’……”句旁朱批:“你看他偏不写正文,偏有许多闲文,却是补遗。”;“佳蕙说‘……给林姑娘送钱来’”句旁朱批:“是补写否?”;接着在佳蕙、红玉谈话过程中,一共连续出现了四句朱旁批“是补写否?”;当佳蕙说起“昨儿宝玉…。”句旁又朱批云:“还是补文!这分明是批者在连续追问作者,说明批者是作者朝夕相处、很亲密的人。再如第二十一回,宝玉醒来翻身看时,只见袭人和衣睡在衾上。庚辰本此处有夹批:

“神极之笔!试思袭人不来同卧,亦不成文字,来同卧更不成文字,却云‘和衣衾上’,正是来同卧不来同卧之间,何神奇,文妙绝矣。

好袭人。

真好石头,记得真真好。

述者述得不错。

真好,批者批得出。”

夹批的原文没有分行断句,连为一批。为看出二者对话,笔者如此断句。这段批语实为批者与作者在追溯往昔,聊得很欢。这样的批语旁人岂能为?

内批同正文一起抄写,笔迹与正文相同,表明批者与抄者为同一人。因为内批抄者不可能抄一会儿正文,又把抄文送给批者,让批者批完,再行抄写,这样一两天或许可以,但对于抄评一遍需要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来说,是绝不可能做到的。内批也不可能是书成后所加,因为书成后再在字行中加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几条或十几条可以为之,如果从中加三千余条,有的批语长达六百多字,几乎不可能。甲戌本第一回单独有一句话作为一段:“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句话透露给了重要的信息,即《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本书是脂砚斋评的,也是脂砚斋亲自抄的。甲戌本的残留本尚有多处缺诗、描写待补的地方,说明至甲戌年《石头记》还没有写完,应当不足八十回,尚处于创作与修改的过程中。而很多脂批明显是在一边创作、一边评阅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具有夫妻口吻,所以评阅者与抄写者只能是夫妻关系,其他人无法做到。何况那时《石头记》传阅也仅限于曹雪芹几个相交很深的朋友,并未在社会上流传,旁人在一本没有写完的书上内批三千余条,这样的概率几乎为零。

由此笔者推断,脂砚斋实为曹雪芹、脂砚、脂研三人的夫妻斋,《石头记》的抄评工作实际是他们夫妻三人共同完成。批语中常见:“真有是事,经过见过”“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此语犹在耳”“真有是语”“谁说的出?经过者方说得出”“况此也是余旧日目睹亲闻,作者身历之现成文字”,说明批书者是红楼故事的亲身经历者与见证者。脂砚斋应不含畸笏叟、松斋、梅溪、棠村等人,因为他们的都是眉批,且署名明确,应是书抄成后所加,他们的眉批位置及署名应是曹雪芹有意与脂砚斋区别开来。未署名的内批基本可以认作是曹雪芹、脂砚、脂研三人所留,因为书的冠名是脂砚斋,只用少量署名以示区别,太多署名没有必要。

    脂批的纪年主要在眉批,眉批纪年从“丁丑年畸笏”开始,主要集中在己卯年二十四条(其中一条署名脂砚),壬午年四十五条(大多署名畸笏)、丁亥年二十七条(大多署名畸笏叟)。畸笏叟的眉批纪年远后于书的抄成时间,这也是他不属于脂砚斋的铁证。

 

作者简介:一木,原名肖斌伟,现在深圳某事业单位任职,作品散见《诗刊》、《语文月刊》、《时代文学》等报刊,2009年开始研究《红楼梦》,并搜集有关资料,至2015510日完成了二十六万余字的长篇红学论文《一木解红楼》。

一木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365805704

 

作者声明:脂砚斋是曹雪芹、脂砚、脂研三人的夫妻斋,脂砚斋署名是曹雪芹,脂砚是薛宝钗,脂研是林黛玉。这是红学二百多年来的独家考证。红学论者(含百度百科)如引用此观点与本文有关条据,请注明出处,否则笔者将依法维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6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