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冯唐出世能写书,入世能做华润高管才是粉丝迷恋的天才之处。
很少有文艺女青年不喜欢冯唐,他“古灵精怪帅”,他身份混搭:协和妇科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某国企CEO、文人、古器物爱好者……采访时,他会脱鞋跳上沙发盘腿而坐,说到兴起几乎要击节而“歌”;说到某处,他双手掠过有光的眼睛,仰头望着屋顶,似有动情;拍片时,他也会像天真男孩般甩着腿说“这组OK了吧”。
此刻见到处在新闻暴风眼中的冯唐,却分外觉得他有佛相,颔首一刻,流露满眼的悲悯,就像他“因智慧故,不住轮回。因慈悲故,不住涅槃”的微博简介。整个采访中,他唯一重复提到的便是“我深刻地感觉到众生皆苦”。
我为什么叫冯唐
2000年初,作家冯唐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出版,考虑到本名看起来毫无吸引力,以及想清楚地划分工作与写作,又不想和张海迪扯上什么关系(冯唐本名张海鹏),“冯唐”从他的脑子里蹦出来成为笔名。如今,网上搜索“冯唐”,今人多于古人,甚至像他本人笑谈的“现在后面出来的还有柴静。天地良心”。“冯唐”蹦出来之后,他仔细回想,噢,原来是个潜意识的作用。冯唐爱读《史记》,把司马迁奉为偶像。他发现“冯唐”有几个好处,爱说真话,即“鄙人不知忌讳”,且活得比较长,活得长看到的东西就久,要是真能像“冯唐”一样活到90多岁,就能写出好多书来。
他有太多跨界身份,让大家只能以“成功人士”概括。对冯唐来说,“成功”就是尽力。写作上尽力,不满意的东西绝不发出去;工作上尽力,像其他40岁的人一样看到顶或者已经到顶,“也没必要做成世界第一”;至于婚姻,他只能说:“谁承想,出这种事情,我能理解,但也是小概率事件。”经历许多,他坦言:“我对婚姻越来越没信心,也可能再会遇上喜欢的人,希望在一起能开心一点,正能量,随遇而安。”
冯唐定义自己是“一个该忧郁忧郁该开心开心,在世间晃悠的人”。如果让他给自己的身份们排个序,他偏爱的前三甲分别是“文人、商业人士、古器物收藏者”,而“协和妇科博士”的标签还在,“武功”却已荒废近20年。
他的铁人三项
冯唐极忙,生命中有基本铁人三项:坐飞机、开会、喝应酬酒。每天7点起,8点开始开会,晚上6点开始喝酒。一个星期平均飞三个城市。一般在飞机上或周末写作。他一直期望的生活“每天睡七个小时、站十分钟桩、走一千步、看十页闲书”总是磕磕绊绊难以实现,不费钱而费时间,于是他30岁时想着40岁要退休,现在40岁便想着50岁退休,他说不爱闲着,没意思。冯唐特早就开始中年危机,写了部《不二》以期用情色和哲学抗击中年危机,从他现在自言很舒服且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痛苦的状态来看效果不错,他说:“我想有块地方能睡觉,能有个手艺。我的手艺主要是把事想清楚,还能写两笔,估计饿死是很难饿死了。”
飞行里程累计百万公里的冯唐去过太多城市,对他来说,居住过的香港最明显的是法律和秩序,“这么挤的城市,堵车不会堵死,你基本可以判断在一天里哪段时间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多长时间。”而上海也是他曾经停留的城市,实际而生活化,行为标准统一而世俗,一切歪的斜的只消一句“脑子坏掉了嘛”即可被概括。
做个写字的人
冯唐最爱的,还是做个写字的人,有旺盛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工作与写作都极有效率。“《冯唐文集》已经印到第三版,《不二》也莫名其妙到现在这个程度,我想再过个几十年,应该还有人读。至少我有信心,自己仔细写的东西,又有可读的地方,像《三十六大》,如果有小孩的话也会想给TA念,争取能多写点吧。”
冯唐读书经过了三个阶段,可以算作值得借鉴的读书计划。第一阶段,中学时代,根据朱自清的《古典文学论文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还有唐弢、郑振铎、曹聚仁、叶圣陶等大师或前辈写的书评,把经典和名著都读完,相对来说经典较多。也包括英文,买两本影印版的讲英国和美国文学的书,按里面的导读去读。第二阶段是十年大学教育,在比别人多了一些踏实读书的时间里撒开了读,阅读量随之大涨。到现在极忙的第三阶段,要回去读那些读过的旧书、老书,再看一遍又有新意,经看的也就十来种,电子书放在包里,有空就翻。而现在太忙,要读实用主义太强的工作用书,“新写的书又不见得能给人很多东西了。”所以如今冯唐读书,要么重看经典,要么就看考古发掘报告、文献类的事实性内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